近日,中国台湾女演员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流感”的高度重视。如何预防和治疗流感,已成为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
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想要避免感染流感做好疾病防控是关键。下面这些小知识,帮助你全面了解“流感”,掌握科学防病知识,实现健康生活!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指因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等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和普通感冒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严重性。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鼻涕、鼻塞明显,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咽干、痒或痛,咳嗽和不适感,成人感冒很少发热或低热,而感染流感后,轻者症状跟感冒类似,重者则可能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通常还会引发38℃以上的高热。
流感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目前已多次引起世界范围的大流行。
哪些人群更需要警惕流感?
临床上,5岁以下的儿童、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妊娠期妇女、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肝肾疾病患者等)有更高重症风险。
得了流感怎么办?
流感发病,抓住“黄金48小时”!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流感虽可怕,但一般属于“自限性疾病”,若无基础疾病,通常在发病3-5天时,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会明显有所缓解。
而对于高危人群,把握好流感自救的“黄金48小时”尤为重要。高危人群若在48小时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可能发展成肺炎、重症等。
流感发病的48小时被称为“自救黄金48小时”,一般指流感治疗最佳时间窗,需要在发热后的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服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治疗流感的药物。
如果出现39℃以上的高热、使用退热药物效果不佳,或有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闷、憋气等严重症状,或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模糊,需要及时就医!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流感防治手段
医学专家公认,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是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发病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每年的9月和10月通常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由于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种。
流感季有效防护小贴士
在流感季节,除了接种疫苗外,个人应尽量减少到人流密集处活动,如必须外出建议科学佩戴口罩。在接触公共物品或设施后,可以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消毒湿纸巾、免洗手消毒液保持手部卫生。
此外,保持规律的一日三餐,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免疫力!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耳鼻喉接待室:照顾好耳鼻喉,病毒炎症疲劳压力都退退退!》

本书以趣味俏皮的科普方式解释了耳鼻喉的基本运作方式及常见病症,介绍了耳鼻喉对大脑和情绪的影响,并针对如何保持耳鼻喉健康给出了一些实用建议,帮助你了解耳鼻喉系统,击退耳鼻喉疾病的困扰。
《别丧!不就是传染病》

本书是日本著名记者、环境学家石弘之创作的历史文化类读物,是一部人类与疾病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史,从40亿年的地球环境史的角度,深入探索了与人类持续对峙的传染病的真面目。
《流行病》

本书是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流行病领域权威专家彼得·C.多尔蒂的重磅力作,是一部人人都能看懂的流行病简史。书中通过简洁明了、一问一答的形式,为我们解释了流行病的起因,如何通过疫苗和药物控制流行病的蔓延以及未来如何进行更好的预防等问题,帮助我们重新理解人类与流行病的关系,唤醒我们的主动防护意识,并提供了一套科学预防、理性应对疫情的基本解决方案。
《流行病与社会》

本书是一部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作者针对黑死病、天花、痢疾、霍乱等这些影响人类历史的大流行病,将专业的医学知识与历史叙事熔于一炉,深入展开医学与社会历史间的多学科比较研究,向我们揭示了流行病与社会的交互影响。
《家庭抗外感指南:不易感,不侵邪,不招毒》

本书由知名中医专家罗大伦根据多年研究总结而作,针对当下最广泛危害大众健康的外感类疾病,如流感等,从症状判别、发病原理、调理方法、预防措施等多方面入手,以中医所讲的扶正气为根本思路,结合历代大医的有效经方一一展开分析,为大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家庭防病中医调理方法。
《提升免疫力这样吃就对了》

本书针对性地对13类天然优质食材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随文给出了180余道能够提升免疫力的食谱,以图文详解的形式帮助你吃出健康,轻松提升免疫力,并以问答的形式解读关于常见免疫系统的疑问,让你迅速掌握正确知识,打造健康好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