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20
二十四节气
春分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对于我们来说,
春分意味着真正春天的到来。
已经远去了初春的寒冷,
还未到春末的炎热。
就好像人生中的最好年纪。
春分·三候
一候玄鸟至。玄鸟指的是燕子,意为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二候雷乃发声。春分时节天气转暖,春雨多了起来,空气潮湿,伴随着阵阵沉闷的春雷声。如果说惊蛰时期的雷声还非常弱小,只能惊醒虫子,而春分时的雷声足以惊扰人类了。
三候始电。由于空气潮湿,雨量渐多,随着遍地的春雷,闪电也开始出现了。
春分·习俗
立蛋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全球数千万人尝试竖蛋。这一习俗源于华夏农耕文明,蛋象征新生与平衡,成功竖立寓意顺应天时、把握农事。科学解释认为春分日地球轴心与公转轨道平面处于相对平衡,鸡蛋较易竖立。
吃春菜
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在岭南一带,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放风筝
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古人放燕子形纸鸢,既为娱乐,亦寓“放晦气”。风筝尾系丝带,剪断后任其飘远,象征祛病消灾。
春分·养生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人们的日常养生也要遵循阴阳平衡的原则,保持机体功能的平衡、协调、稳定。春分时节天气转暖,但昼夜温差比较大,常有“乍暖还寒时”,因此,大家应按照“勿极寒,勿太热”的原则,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外邪侵袭。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春时宜食粥”,喝粥降春火,故调三粥,粥粥相护。
春分时节,宜早睡早起,以养肝肾阴,平抑肝阳。避免急躁易怒,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免肝阳升发太过。风和日丽时,不妨多到室外运动,有助于呼出寒冬的浊气,使人精神百倍。
《一碗好喝的杂粮养生粥》

本书首先介绍了粥的功效、各种做粥的食材,并介绍了煲粥的工序;随后分章介绍了多种符合各类人群补益需求的特色养生粥;最后介绍了几十道简单易做、色香味俱全的配粥小菜。
《国韵非遗——讲故事,学剪纸》

《国韵非遗——讲故事,学剪纸》是一本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的教育书籍。本书包含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四个民间剪纸绘本故事、20幅剪纸样式。通过生动的故事形式,向读者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同时提供详细的剪纸技巧和步骤,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既能了解非遗文化,又能亲手体验剪纸的乐趣。
END.